地球系统科学重点实验室参与柴达木盆地晚中新世古海拔高度的定量重建

2022-03-30

       青藏高原的隆升深刻影响了新生代全球和区域的气候演化,包括亚洲季风系统的起源和演化及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干旱化等。对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和隆升模型的整体认识有赖于对高原不同块体隆升历史的定量重建。迄今为止,对青藏高原中南部进行了大量的古高程测量研究,但对其隆升历史尚未达成共识。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柴达木盆地发育有连续的新生代地层,是研究亚洲内陆干旱化进程及其机制的理想区域,也是认识高原隆升模型的一个关键研究区。

          图1 柴达木盆地中晚中新世介形类与碳偏好指数(CPI)、团簇同位素温度T(Δ47)的变化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宋博文副教授课题组基于介形类壳体碳酸盐团簇同位素古温度重建方法,定量重建了柴达木古湖晚中新世的夏季古湖水温度(图1)。该研究基于系统统计我国现代湖泊夏季湖水表层温度和湖平面海拔高度数据,建立了我国现代湖泊夏季湖水表层温度与湖泊湖平面高程之间的相关性经验公式。据此,基于校正后的柴达木盆地晚中新世夏季古湖水温度和经验公式,最终定量重建了柴达木盆地晚中新世时期的古海拔高度(图2)。该工作为揭示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隆升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也突出了基于介形虫的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测温技术在重建青藏高原水文复杂地区和其它山地系统的古海拔方面的潜力。

图2 柴达木盆地晚中新世古高程定量重建结果

       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地学期刊“冈瓦纳研究”(Gondwana Research)(IF=6.051,中科院一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宋博文副教授为第一/通讯作者。此外,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杨一博副研究员、云南大学李祥忠研究员、英国布里斯托大学Alexander Farnsworth资深研究助理及美国辛辛那提大学Thomas J. Algeo教授参与了该项工作。


论文信息:

B. Song*, K. Zhang, A. Farnsworth, J. Ji, T.J. Algeo, X. Li, Y. Xu, Y.Yang, Application of ostracod-based carbonate clumped-isotope thermometry topaleo-elevation reconstruction in a hydrologically complex setting: A casestudy from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Gondwana Research (2022).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gr.2022.02.014


注:本稿件据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成果管理栏目新闻稿修改,https://ddy.cug.edu.cn/info/1056/3933.htm